栀子大黄汤加枳实,如小承气。 去半夏,加天花粉。
阳明篇曰,此久虚故也。日夜用心,以辑成《伤寒明理续编》,论法虽略备,非有师承口诀,不能融会贯通于心。
有渴,加石膏、知母;无渴,不用加。结胸病,其脉结胸病,脉浮大,即为表邪,故曰下之则死。
若寒热口苦,此湿热伤于少阳也,先用柴胡汤,后用黄芩芍药汤,河间芍药黄连汤。太阳病,若发汗,若下,若利小便,此亡津液,胃中干燥,因转属阳明。
若胃中虚冷不能食者,水饮则哕。 三阳之邪在里为患,春、夏、秋有不头痛恶寒而反渴者,此则温病也。
如麻黄汤、桂枝汤、青龙、各半、越婢等汤,各有差等。 阳反独留,体如烟熏,直视摇头,心先绝也。